由南艺参与主办的2025长三角乡村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

来源:双馨网发布时间:2025-10-26浏览次数:49

10月25日,2025长三角乡村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活动是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成立后指导的首次重磅活动,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共绘长三角乡村产业与文化新蓝图”为主题,汇聚政、校、研、企多方力量,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合作签约、文艺展演等多元形式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实践范本与路径参考。

活动由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指导,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文化产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共同承办。活动得到各方鼎力支持,议程紧凑有序、内容丰富务实,既聚焦学术前沿,又注重实践落地,充分展现了多方协同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在乡村振兴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民之大事,文化振兴是其中的核心动力与精神支撑。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文化传承为根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兴旺”发展同频共振,获得了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当前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肩负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使命,如何打通文化资源转化通道、构建文化与产业融合生态链、实现文化软实力向产业硬支撑的蝶变,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答之题。作为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百年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始终以艺术赋能乡村为己任,目前已经在积极探索校地协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上积累了不少经验。未来,南京艺术学院将持续发挥艺术教育和学科综合优势,深化校地协同,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新格局,让艺术赋能乡村、以文化塑造乡风,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凝聚各界智慧,转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南艺方案”和新动能。

在嘉宾主旨报告环节,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以“乡村振兴三问”为主题发表主旨讲话。他从实践与落实的角度深入阐述,强调乡村振兴要紧紧依靠农民,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成为振兴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受益者;所有项目必须真正落地见效、持续运转,避免专家团队撤离后失去生命力,要在基层长期发挥作用,成为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务实深刻的观点引发与会专家嘉宾的强烈共鸣,为校地合作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

在校地合作签约仪式上,南艺文化产业学院主要负责同志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富安村负责人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此次签约为长三角地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标志着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将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乡村,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本次活动由文化产业学院老师带领硕士、本科生团队完成策划,并联合国际本科项目学生共同组成执行团队。师生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全程参与活动方案设计、流程统筹与现场执行,充分展现了南艺青年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活动创新性地将论坛、特色摊位与文艺演出相结合,处处彰显艺术思维与组织智慧的融合。

文化产业学院联合美术与书法学院、设计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携手东南大学共同打造了多个原创艺术设计品摊位、世界民族特色文创摊位、特色文化艺术体验摊位。我校党委书记俞锋来到摊位进行参观与慰问,对各高校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作品成果表示了肯定。

文艺展演环节成为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南艺附中师生以激昂奔放的二胡合奏《万马奔腾》拉开序幕,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南艺高职学院师生带来歌舞表演《共筑中国梦》,以饱满热情和精湛技艺,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真挚情感。

南艺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方教授的设计作品《全国艺术乡建联盟Logo设计》被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正式采用,荣获本次论坛作品征集特等奖。文化产业学院硕士研究生陈莹、董念熙分别获得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文化产业学院组织本硕学生到场观摩学习,开展了一次“以研促学”的第二课堂教学。

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多方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彰显。未来,南京艺术学院将以“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为指引,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凝聚合力,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乡村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共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蓝图。(文化产业学院)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