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8日,由上海市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黄浦滨江成功举办。大会以“设计无界,生生不息”为主题,汇聚全球设计精英,旨在构建全球设计创新合作平台,探求设计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生态设计风向标、时尚生活新范式与产业创新策源地。上海市市长龚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邢博、上海市副市长陈杰、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王金南、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等出席活动。吉隆坡市市长麦慕娜·谢里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拉米雷斯视频致辞。我校校长张凌浩教授受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在论坛环节发表主题演讲,并受聘“国际设计百人智库专家”。
26日上午,大会框架下的第十四届“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会议举行。会议以“从绿色设计到生态设计”为主题,汇聚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多国的设计思想家、学者与教育家,共同探讨设计在生态转向中的使命与未来。会议第一阶段,张凌浩以“美好生活:为生活日常转型而设计”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生态设计应回归人的真实体验与日常生活,通过系统思维、文化维度和价值观引领,实现“为人性的温度和生活的可持续品质而设计”。他呼吁在技术驱动的设计中融入情感与意义,构建东西方思维互鉴的新范式。会议第二阶段的圆桌对话围绕“人与自然协同设计”主题,由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段胜峰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荣誉校长Rosanne Somerson、都灵理工大学副校长Silvia Barbero、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娄永琪、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宁钢以及张凌浩。与会专家认为,设计教育须打破学科界限,融入伦理、本地文化与系统思维。从绿色设计到生态设计,不仅是概念的演进,更是一场关乎思维方法、文化价值与地球观的重塑。
26日下午,大会“生态设计与城市碳中和”创新论坛举行。来自政企学研的百余位代表共议“生态城市背景下的设计机遇与挑战”。此次创新论坛是推动生态设计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旨在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上海方案”与“国际样本”,推动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张凌浩在发言中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对设计领域的革命性影响,指出AI辅助设计不仅将极大提升创意生成、方案优化和环境影响评估的效率,更将重新定义设计师的角色定位。未来设计师需向战略策划、系统整合和伦理思考转变,设计教育亟待构建融合科技、人文、生态的新通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