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批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

来源:发布时间:2025-09-04浏览次数:80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的通知》发布,我校传媒学院申报的“中国古戏台演艺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室”与工业设计学院打造的“中国传统造物方式当代具身智能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室”成功获批,实现了我校在虚拟仿真教学领域的重要突破。

“中国古戏台演艺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室”项目(团队主要成员薛峰、贾方)收集整理了107座古戏台的数字资源,借助VR、XR 等虚拟技术,打造出一个“文化+科技”的实验平台,让大家在虚实融合的环境中接触古戏台文化,为动画、影视、游戏等专业的学习者和创作者提供了技术与素材支持。同时,项目还构建了“保护古戏台—仿真数字模型—开展创意创作—传播文化成果”的培养模式,不仅让古戏台文化得到更鲜活的传承,还推动单纯的“文物保护”升级为能够激发创意、实现“再生”的文化资源,为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助力。

项目团队实地考察中国古戏台建筑

实验团队进行数字智能化拍摄

研发团队进行三维数字孪生制作

实验团队进行动作捕捉测试

“中国传统造物方式当代具身智能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室”项目(团队主要成员张明、张凌浩、王文聪、王倩、尚澎),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与造物思想,架构“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数字化搭建-具身交互”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探索新教学范式与传统造物设计转译成果的文化创新影响力。通过“软件智控、场景搭建、参数设计、工艺模拟、原型输出、具身验证、实体制造”的仿真流程,形成“数字仿真-具身体验-实体迭代”的创新路径,构建虚实联动的实训场景,形成生活美学、智能家电、交通工具、人因工程、智能机器人等实验模块,构建虚实共构、人机共创的开放式创新生态。

柔性制造与融合创新实验室

数智智造实验室

光固化3D打印过程

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等设备

此次申报由教务部门牵头,深入挖掘学校现有教学实验室资源,邀请校内外学科教授、行业专家跟踪指导,各实验室团队反复打磨方案、精益求精;教务处还同步开展专题培训,赋能建设实验室团队,提升项目申报与建设能力。未来,学校将以此次立项为契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全力将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打造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新高地和服务学科发展的新引擎,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教务处)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