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至28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波兰家园公民协会、波兰社会科学大学、克罗斯诺手工艺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雅正·和鸣:中国汉字艺术中的生活美学”展览在波兰克拉科夫、罗兹、克罗斯诺三座城市同步举办。此次展览作为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波建交75周年为背景,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战略,通过汉字艺术的创新表达深化两国人文合作,展现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国际传播新范式,是南京艺术学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又一重要实践。南艺校长张凌浩教授率团赴波兰出席展览开幕式,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并开展合作洽谈,取得系列丰硕成果。
主题传播,汉字艺术联结生活美学。展览以“雅正·和鸣”为主题,聚焦汉字艺术的审美意蕴及其与生活美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字道尊源”“字造万象”“字章礼合”“字在未央”四大板块,130余件南艺师生作品呈现中华优秀文化中“雅正”的秩序之美与“和鸣”的共生智慧。古老字形与现代设计共舞,传统纹样与数字科技共振,东方美学以"润物无声"之姿向世界诉说和合共生的永恒哲思。
三城联动,文化交流与学术合作并举。在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的首展仪式上,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慧玲教授主持,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雅盖隆大学孔子学院波方院长特罗伊纳尔教授及南艺校长张凌浩教授共同为展览揭幕。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代表团、雅盖隆大学、克拉科夫美术学院和米兰布拉雷美术学院代表团等200人出席。静炜高度评价展览“以汉字为纽带,架起中波民心相通的桥梁”。特罗伊纳尔被展览征服,对于中国设计所展现出的魅力表示感动。张凌浩强调,“艺术教育应承担文明互鉴的使命。南艺将依托艺术学科优势,构建数字人文的国际传播模式,助力中波民心相通。”双方就共建“两校持续性学术交流”达成初步意向,计划在艺术展览、学术研究、师生互访等领域深化合作。
次展在克罗斯诺手工艺博物馆举办。开幕式由克罗斯诺手工艺博物馆玛塔馆长主持,克罗斯诺市市长普尔日托茨基、克罗斯诺市议会主席库比特、克罗斯诺市议会文化委员会主席杜别、克罗斯诺市政府文化部部长本彭、克罗斯诺州立应用科学院院长巴拿巴什教授等当地政界、文化界百余人出席。同期,在克罗斯诺市政厅,普洱日托茨基介绍了克罗斯诺的城市与文化发展,张凌浩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的整体概况,巴拿巴什介绍了克罗斯诺州立应用科学大学的整体情况,期待共同推进两城在科技创新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合作。会晤期间,南京艺术学院与克罗斯诺科技应用大学签署《两校合作备忘录》,形成学术合作与教育协同的创新成果;与克罗斯诺手工艺艺术馆签订《展览合作框架》,共同探索艺术设计领域的前沿趋势。
展览同期在罗兹波兰社会科学大学举办。中国驻波兰大使孙霖江、罗兹省督办公室主任布查尔斯基、罗兹市常务副市长普斯泰勒尼克、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主席哈伯、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波兰社会科学大学校长帕托拉及师生民众近300人出席。孙霖江在致辞中表示,中波传统友谊历久弥新,强调中文与汉字艺术作为文明互鉴的桥梁作用,希望更多波兰青年和民众通过学习中文了解汉字,成为中波友好交流使者。普斯泰勒尼克表示,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罗兹愿在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深化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帕托拉表示,很高兴展览在社会科学大学举办,为师生们提供了解中国汉字艺术的良好契机,愿在艺术教育等更多领域加强合作。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分别参加了克拉科夫与罗兹两市的展览开幕。静炜表示,“作为‘国际中文日’活动支持项目,南艺的实践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新范式—以艺术为媒,让语言文化传播更具感染力。”未来,希望语合中心能与南京艺术学院展开更多层面的合作,助力中华优秀文化在全球绽放异彩。
学术赋能,讲好中国艺术故事。展览期间,南艺代表团在波兰高校举办多场学术活动。张凌浩于雅盖隆大学发表《中华生活美学的设计演进与国际化》主题演讲,阐释东方生活美学在全球语境下的创新路径。南艺设计学院教授曹方以《触摸汉字》为题,通过案例解析字体设计的文化传播功能。南艺设计学院副院长蔡淑娟在克罗斯诺科技应用大学以《从陶罐到青铜:早期中国设计中的文化形态》为题,分享早期中国设计稳定的设计观念以及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此外,在波兰社会科学大学,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主席哈伯教授、维斯瓦大学孔子课堂负责人高永革分别作了题为《语言是民族认同和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和《中文之美:从仓颉到东方美学》的主题演讲。五场讲座均引发热烈反响,波方学者表示“中国艺术院校的学术深度令人钦佩,南京艺术学院的设计发展非常前沿,期待更多合作与学术交流的机会。”
展览开幕后,南艺设计学院团队一行先后与卢布林双年展策展人塞巴斯蒂安、华沙美术学院马耶夫斯基教授商定共同主办艺术双年展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事宜。
展望未来,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此次波兰巡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南京艺术学院校院两级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自项目立项以来,在校党委行政的关心下,由副校长张捷统筹,国际交流处协调、设计学院主要负责人组织团队精心策划、悉心筹备,历经4个多月,圆满完成了三地的展陈方案与百余件展品的落地,为展览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艺术展览、学术对话与战略合作的三维联动,南艺构建起中波艺术教育合作的立体网络。张凌浩表示,南艺将以此次展览为重要节点,进一步落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通过建立海外学术交流和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国际化艺术设计人才、举办双年展等举措,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国际传播,彰显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创新活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