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暨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来源:双馨网发布时间:2018-10-24浏览次数:1174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暨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于2018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南京艺术学院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一九四〇年代的中国电影:战争风云、历史转折、多元形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161位专家学者相聚于南京。

大会开幕式  

  四〇年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语境中呈现出特殊的面貌。这个时期有国民党治辖下的大后方抗战电影、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电影”、东北的“伪满洲映画”、上海的“孤岛电影”和“沦陷区电影”以及港台电影等等。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胜利和解放,中国电影也在这翻天覆地的十年之中浴火重生。可以说,就社会变迁和文化格局而言,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个时代比四〇年代的电影更复杂;四〇年代电影的创作、理论、文化、产业等话题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史学界关注的热点。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

  本届年会得到了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空前关注,也有来自美国、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外学者的积极响应。自创办以来,中国电影史年会逐渐成为国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高端学术会议,主办方坚持学术品格,采取不看作者,只看论文的“盲审准入制”,反而引发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拥护,年会的学术质量逐年提高。

  会议报名人数超过230人,经过异常苛刻的审查流程,论文淘汰率接近50%;在提交的145篇论文中,最终共有80篇论文入选并受邀进入年会交流,本届年会已经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中国电影史年会。仅会议的临时论文集就厚达858页,彰显了研究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独到的史学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

  大会主论坛

  为期三天的会议包括主论坛、分论坛、学术放映等诸多环节,分为理论梳理、影人研究、影史钩沉、产业观察、性别表达、文本研究、电影与社会、沦陷区电影、大后方电影等12个主题对194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全程均设点评和互动环节。会议期间,还安排了10部难得一见的早期珍贵影片的学术放映,皆为4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影片。

  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讨论现场

 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与会嘉宾与南艺电影电视学院师生合影留念 

  在上海戏剧学院石川教授的主持下,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于10月22日上午在南京艺术学院电影馆举行。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王海洲教授、中国电影资料馆陈墨研究员、中国电影资料馆李镇副研究员、上海大学陈犀禾教授、上海图书馆张伟研究馆员、西南大学虞吉教授、西南大学刘宇清教授、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南京大学张生教授、上海音像资料馆龚伟强导演、南京艺术学院陈捷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秦翼副教授阐发了各自的观点。

  出席第七届中国电视史年会的嘉宾合影留念

  本届中国电影史年会促进了学界的交流,拓展与深化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将对“重写电影史”呼声下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电影电视学院 张丹)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