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行创作专业的同学们凭借优秀的创意与扎实的专业能力,在校艺创处认定的国内外各大数字音乐赛场连战连捷:英国最佳古典音乐家大奖赛、第六届丹尼奖国际电子音乐比赛(B2类)、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B2类)、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B2类)、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B2类)等赛事中,累计摘取国际奖3项、国家级奖6项、省级奖19项,彰显我系“复合—创新—实用”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成效。
赛事一:Best Classical Musicians Awards(最佳古典音乐家大奖赛)
该赛事由世界在线音乐比赛联合会,英国True Art古典音乐数字电视台新古典音乐家杂志联合举办。旨在选出具有音乐天赋和热爱音乐的音乐家,以及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和舞台表现力的音乐家。
获奖信息:
最佳电影/游戏音乐金奖作品:《鹬(piper)》
获奖人员:陈安(22级本科流行音乐创作专业)
指导教师:陈治
配乐作品基于动画短片《Piper》的情节发展,以轻快的短笛、钢片琴塑造温馨画面,以低频乐器和场景音效增强紧张氛围,并通过弦乐断奏拨弦、五六度跳进的主题动机贯穿全曲;配器上运用不同音色与织体刻画角色个性,借助声场移动、口风琴旋律与水下音效处理,实现音乐与画面动态、角色形象及场景过渡的高度统一,生动呈现小鹬鸟的成长历程。
赛事二: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该赛事是我校艺创处认定的国家级一类赛事(B2),我院流行创作学生在数字声音景观专项赛数字音乐组、空间音频组比赛中表现突出,共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获奖信息:
数字音乐组全国一等奖作品:《千年秦淮》
获奖人员:王子轩(24级研究生数字音乐编创专业)
指导教师:章崇彬
一条秦淮河,承载了太多的南京记忆。歌曲《千年秦淮》抒发了创作者的家国情怀,述说了古都南京的历史文脉和沧桑巨变。歌声呈现出灵动的金陵畅想,仿佛让人们穿越时空,倾听秦淮河的千年故事,看万家灯火,忆六朝风韵,品秦淮风味。
作品中采样了“城门几丈高”的南京话童谣,以孩子们的视角唱出南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悲壮故事。间奏使用了平行四度的和声走向,用弦乐中低声区营造出深沉的气氛,和孩子们天真的童声形成强烈的对比。
为了还原秦淮河畔织女的织布机音色,在作品中依靠小打和电子pluck音色来意象化表达“织布机”的节奏。在“落音”上,和声与旋律均不落俗套,让听众回味无穷。
空间音频组全国二等奖作品:《数语·妙算 杜比全景声》
获奖人员:刘堃阳(2022级本科流行音乐创作专业)
指导教师:章崇彬
作品为7.1.4全景声技术而制作,编曲中大量融入空间音频思维,例如将点状pluck音色放置在顶层,设计从前至后的折线型“Z”字运动轨迹。例如将原声钢琴与电钢琴摆位进左右空间,通过演奏不同和弦音,形成不同方向组成的和声框架。
空间音频制作过程中,通过将声音抽象为形状,将音频分为点-线-面。又根据声音的运动状态,将运动轨迹分为射线型、折线型、环绕型、复合型,共四种子形态。从而设计出丰富、有层次的听觉体验。在空间布局时,使键盘、Bass、吉他等乐器作为确定性元素,固定位置发声;使部分电子音色作为不确定性元素,随机位置出现。
全景声与环绕声对比,明显的区别是多了空间上方的天空声道,为了凸显这一特点,作品中一些中高频的点、面状声音被分配至天空声道,带来不同听觉体验。还参考音乐中“动态对比“这一概念,在空间音频中设计饱和与不饱和的对比,在特定位置将所有声音缩进中心定点,与大篇幅的空间散布状形态进行对比,突出空间音频技术的特点。
赛事三: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
该赛事是我校艺创处认定的国家级一类赛事(B2),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持,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13届,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高水平知名赛事,是高校积极参与的重要竞赛之一。我系学子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奖18项。
获奖信息:
数字音乐组全国一等奖作品:《NeverendingNightmare》
获奖人员:秘子鑫(2022级本科流行音乐创作专业)
指导教师:任薇
本曲为FNAF同人微电影的片尾曲,以压抑而富有张力的旋律贯穿全曲,结合电子合成器与钢琴元素,营造出游戏系列标志性的诡异与紧张氛围。歌词围绕经典角色(如Freddy、Bonnie等)的视角展开,暗喻被遗忘的悲剧与永不消散的怨念,呼应游戏中“儿童亡魂”披萨店诅咒”的核心设定。曲风在阴郁中偶尔爆发激烈节奏,象征角色从沉默到复仇的情绪转变。
赛事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该赛事是我校艺创处认定的国家级一类赛事(B2),本次大赛计算机音乐类作品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物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五”。我系一部作品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江苏省特等奖1项。
获奖信息:
计算机音乐歌曲专业组全国二等奖作品:《星辰·司南》
获奖人员:赵乐天(2023级本科流行音乐创作专业)
刘堃阳(2022级本科流行音乐创作专业)
指导教师:章崇彬
《星辰·司南》是致敬中国古代物理伟大发明:司南。歌曲旋律以羽调式为基础,四度五度音程为主要动机。预副歌进行三次转调,描绘出古人使用司南脱离航线迷茫时情景,副歌再次回归主调。桥段设计说唱的元素,使作品风格多元化。编曲上运用古琴、洞箫、曲笛、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融入大量电子合成器音色,营造穿越古今的迷离感,体现了计算机音乐的优势。
五、其余作品获奖信息
第六届丹尼奖国际电子音乐比赛(B2) | |||
姓名 | 作品名称 | 奖项 | 指导教师 |
王子轩 | 《迈亚溶解》 | 全球优秀奖 | 章崇彬 |
胡海天 | 《盗梦航班》 | 全球优秀奖 | 任薇 |
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B2) | |||
姓名 | 作品名 | 奖项 | 指导教师 |
刘堃阳 | 《黑神话:悟空 预告片重配乐》 | 全国三等奖 | 章崇彬 |
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B2) | |||
姓名 | 作品名 | 奖项 | 指导教师 |
赵乐天 刘堃阳 | 《星辰·司南》 | 江苏省特等奖 | 章崇彬 |
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B2) | |||
姓名 | 作品名 | 奖项 | 指导教师 |
秘子鑫 | 《Dream Of Silk Road》 | 全国三等奖 | 任薇 |
秘子鑫 | 《NeverendingNightmare》 | 江苏省一等奖 | 任薇 |
赵乐天 | 《诗韵千年》 | 江苏省二等奖 | 章崇彬 |
冯琛荣 | 《消失的下雨天》 | 江苏省二等奖 | 任薇 |
秘子鑫 | 《June》 | 江苏省二等奖 | 任薇 |
秘子鑫 | 《The War Of Machinery》 | 江苏省二等奖 | 任薇 |
胡海天 | 《光影》 | 江苏省二等奖 | 任薇 |
胡海天 | 《迷雾》 | 江苏省二等奖 | 任薇 |
柴子楷 | 《苏超之歌》 | 江苏省二等奖 | 章崇彬 |
李施漫 | 《蔓延》 | 江苏省三等奖 | 任薇 |
冯琛荣 | 《门里门外》 | 江苏省三等奖 | 任薇 |
冯琛荣 秘子鑫 | 《天工引·滑轮诀》 | 江苏省三等奖 | 任薇 |
胡海天 | 《Dream》 | 江苏省三等奖 | 任薇 |
胡海天 | 《故事未完》 | 江苏省三等奖 | 任薇 |
张雯妍 刘堃阳 | 《仲夏夜之梦》 | 江苏省三等奖 | 章崇彬 |
乔荍 刘堃阳 | 《室内乐--竹石》 | 江苏省三等奖 | 章崇彬 |
朱乐文 | 《土家族可不是只有酱香饼啊喂》 | 江苏省三等奖 | 杜卉 |
让我们再次祝贺以上获奖同学!此次我系师生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中的突破,不仅是专业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更以多元的创作实践展现了音乐人才培养的新高度。流行音乐创作专业一直秉持精英化培养理念,学生人数虽少,但专业能力精干,屡获大奖,硕果累累。
获奖作品扎根文化内核,积极探索技术边界,在数字音乐编创、影视配乐、空间音频设计等领域大胆尝试。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既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的深度落地,也让流行音乐创作系获得了行业与赛事的双重认可,为后续专业建设、艺术创作与人才输送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