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实践教学活动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展开。受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邀请,江南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音乐治疗临床专家张一楠老师,带领音乐学院“音乐科技与健康”方向研究生,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音乐治疗临床实践教学。“音乐科技与健康”方向导师团队程璐璐、苏文婷、陈美宏老师全程参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护士长、心理科医生及医院科研项目团队负责人也随同体验此次临床实践。活动汇聚了医疗与艺术领域多方力量,形成跨学科交流研讨的浓厚氛围,开启了“艺术赋能医疗”的创新探索。
现场临床教学过程中,张一楠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经验,为在场师生和医护人员展示了音乐治疗的实践魅力。她依据患者病情差异,精心设计融入奥尔夫打击乐器的互动动作,引导学生从情绪状态、肢体运动、疼痛感受等多维度观察患者反应。同时,根据患者实时反馈,灵活调整音乐律动方式,确保治疗方案精准有效。此外,她还以舒缓的吉他弹唱形式,开展音乐引导想象,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让在场师生直观感受到音乐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独特魅力与作用。
此次音乐治疗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南艺音乐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引领与资源整合作用,以导师团队的专业积淀联动医疗领域专家,构建起“艺术赋能医疗”的实践范本。师生在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中,通过奥尔夫乐器设计、即兴音乐引导等专业手段,切实展现音乐治疗在医疗场景中情绪共振、身心疗愈的独特价值。
5月23日下午2:30,张一楠在南艺音乐学院101会议室举办“音乐治疗的多元实践与科学机制:从临床案例到理论探索”专题讲座。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洁教授主持讲座,“音乐科技与健康”方向导师团队程璐璐、苏文婷、陈美宏老师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此次学术讲座。
张一楠结合国内外临床经验,从定义阐释、多领域应用实例解析,到作用机制深度解读,通过真实病例展现音乐对生理心理的积极影响。她特别提出音乐治疗临床实践三层次理论,并结合AI技术探讨交互式训练创新路径,为“音乐科技与健康”研究开拓新视野。
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衔接”踊跃提问发言,张一楠逐一给予专业解答。陈洁在学术总结中强调,与一般科研工作人员不同,张一楠老师长期致力于临床音乐治疗,拥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在与病患的接触和诊疗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且珍贵的临床案例,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
本次讲座为师生搭建了跨学科交流平台,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学习与学术交流机会,既深化了师生对音乐治疗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认知,也有助于推动“音乐科技与健康”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发展,为课程建设和科研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结束后,陈洁和导师团队3位老师与张一楠老师围绕未来产教融合路径、课题合作方向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将“音乐科技与健康”方向教学与临床实践更紧密结合,为“艺术赋能医疗”模式的深化发展奠定合作基础。未来,南艺音乐学院将继续依托学科交叉优势,持续深化“音乐科技与健康”方向的学科建设,推动音乐治疗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音乐人才。
文:丁子莹 图:程璐璐、陈美宏、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