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5日,我校艺“述”中国团队的国际学生们来到历史悠久的中国酒都——江苏省泗洪县,开启“走近乡村振兴”研学之旅。国际学生们用脚步丈量中国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用画笔留下生态保护的生动倩影,用歌声颂扬砥砺奋进的中国红色精神。
“行走课堂”第一课,同学们来到泗洪县双沟镇草湾村。草湾村书记林旭走进田间,向同学们讲述乡村里的基本情况。他挖出红薯、花生等作物给同学们品尝。“乡村振兴,根本在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地要留得住人,村子才能长久地发展。”林旭表示,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人才帮扶政策下,村里的红薯品种得到改良,如今产量大、质量高,正是乡村振兴、扶贫扶智的生动体现。
乡村振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行走课堂”的第二课,同学们来到大王庄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历程中,回望历史,思考当下,感悟中国红色精神的一脉相承。
中国的乡村振兴从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行走课堂”的第三课,正是生态文明建设。同学们走进洪泽湖湿地公园,穿梭在浓密的芦苇荡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水林之间、云山之边,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命的美好宛如画卷。
“行走课堂”的最后一节课,同学们深度总结回顾研学成果,并发挥专业特长,转化为艺术形式,与泗洪县明德学校的师生展开中外艺术交流。我校副校长张捷、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奚协,泗洪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与中外学生们共同观看演出。张捷在致辞中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感谢泗洪为南艺国际学生研学之旅作出的周到安排。值得一提的是,在短短几天中,南艺国际学生们将中国传统武术与非洲、南美洲舞蹈相融合,伴随着中国大鼓,呈现出武术舞蹈的跨界表演。
本次研学中,张捷代表学校向泗洪县草湾村、明德学校授牌“南京艺术学院国际学生研学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奚协为泗洪县有关领导、专家颁发“南京艺术学院国际学生校外实践指导专家”聘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