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石,承载了几千年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汉字的演进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写照,更是中华文化繁荣与传承的见证。汉字,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也是热爱中国、热爱中华文化的世界友人的“第二故乡”。
7月18日,我校李薇(摩尔多瓦)、郭圣杰(马来西亚)、李谨全(马来西亚)、陈志龙(马来西亚)四位同学,与全省各市国际学生一道,相聚江苏扬州,参加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汉字缘’江苏省2023国际故事大会”复赛、决赛,讲述他们的汉字之缘。
选手们以“家园”为主题,展开7分钟的中文演讲。南艺的四名同学以“小家”念“大家”,从对“家”的说文解字,到抒发家国情怀,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讲述他们眼中、心中的“家园”。
李谨全在深情回溯汉字的历史中,表达了他对江苏这片美丽土地的爱。如今,江苏已成为他在中国的家园。有人团聚的地方便是家园,有着欢声笑语、齐聚一堂便是家园。正如他所演唱的歌曲“人在千里,家在心里;家在千里,人在心里。”
李谨全
郭圣杰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探寻更生动立体的家园故事。作为一个从小在马来西亚生活的见证者,他深切感受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他家园的巨大变化。他发挥专业所长,把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中国分享给更多马来西亚的家人和朋友。正如他所说:“希望在未来,我还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中马友谊的‘桥梁’。”
郭圣杰
在陈志龙眼中,马来西亚是他的根基和情感依托,中国是他的学习之地和知识积累的源泉。中国这片土地始终承载着他的回忆、友谊和成长。如今,他已拥有中国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家园。他表示,将会为两个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永远感激和珍惜它们。
陈志龙
李薇的演讲热情洋溢,充满了对中国和摩尔多瓦的热爱。她首先从字源上向大家介绍了“家”和“园”的汉字演变。对她而言,“家不等于一个地方,家等于一种情绪。”因为在家里可以做自己,有父母带来的安全感。现如今,她与在中国的朋友们就像家人,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只要有朋友在,家人就在。”
李薇
经过江苏省各市27名选手的激烈角逐,我校学生获得“汉字缘”江苏省2023国际故事大会决赛:
特等奖 郭圣杰(马来西亚)
一等奖 李谨全(马来西亚)
二等奖 陈志龙(马来西亚)
三等奖 李薇(摩尔多瓦)
我校4名选手全部晋级全国比赛。他们将与其他6名获奖选手共10人,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赛。为南艺选手的出色表现喝彩!预祝他们在全国赛中再创佳绩!(国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