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10月1日下午,传媒学院举办“赏传统雅韵,传锡剧风华”主题讲座。邀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孙黎健主讲,学院二百余名师生参加。
孙黎健介绍了锡剧文化的历史渊源,锡剧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无锡、常州一带乡民常用的当地山歌,山歌以男女对唱的形式为主,伴以说唱故事自娱,这种被称为“东乡调”的叙事山歌。
孙黎健声情并茂地演绎了柔和、轻快、流畅的锡剧唱腔旋律,平仄之间包涵变化丰富的腔类,有旋律流畅,抒情优美的簧调、有称为“南方歌剧”的南方调、也有词调婉转、尽显人物个性的玲玲调。悠扬婉转的腔调中是中国人特有的含蓄稳健,是中国故事别样的催人泪下,一字一句间皆饱含着人物的精神品格,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在沉浸式的锡曲音乐中,同学们如置身于锡剧的表演现场,沉醉其中。
讲座现场,孙黎健和陈俊澔同学共同演绎了《后园会》;教授同学们锡剧表演的花手、云步;帮同学们搭配锡剧服饰、装扮锡曲妆容、穿戴翠丽头饰。举手抬足间尽显锡剧符号,一招一式中尽涵锡剧学问。
讲座最后,党总支副书记恽彩锋对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开展此类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眼界的重要契机,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非遗情怀的重要途径。传媒学院将继续发挥第二课课堂的优势,设计系列戏曲的传播,加强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的结合,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戏曲的继承和发扬带来更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活动尽显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吸引更多的年轻大学生将戏曲艺术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