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声动梁尘。12月17日晚,由我校流行音乐学院主办的“声声慢”汪敏古诗词声乐作品个人独唱音乐会在流行剧场举行。
本场音乐会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碰撞与融合,展现了中国诗歌的“古韵、雅致”,从演唱的格调、选曲、布局、内容、形式展现了唯美的音乐画面和意境,可谓一场视听盛宴。流行音乐学院院长汪敏共演唱了16首风格多样的古诗词声乐作品,其中包含李白、李商隐、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诗词大家之作。“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演唱字正腔圆,韵味十足;情感充沛,极富张力;时而婉约深沉,时而明媚动人;一首首具有浓郁国风底蕴的古诗词歌曲被她演绎得荡气回肠,令人回味无穷。
音乐会在三首轻柔婉转,极富中国古典美的《元曲小唱》中拉开序幕。《钗头凤•红酥手》、《青玉案•元夕》《越调•小桃红》,各有千秋,饱含深情,引人入胜;《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一首典型的闺怨词,汪敏细腻的演唱与刘强动人的箫声完美交融,传递出的悲伤情致引人动容;《秋风词》唱出了李白的无限相思;《如梦令》让观众们跟着音乐感受到了李清照年轻时自由洒脱的愉悦;《月满西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虞美人•听雨》、《长相思》《锦瑟》《蝶恋花•上巳召亲族》等作品表达着词作者的相思、哀伤、追忆等凄美的情绪,也包含着他们忧国的情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与感叹。
声声动听、慢曲入心,音乐会在主题歌曲《声声慢》中结束。音乐会通过歌声吟唱历史的精彩、诉说时代的风韵,带领全场观众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生命的真善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本场音乐会用当代大众审美所接受的音乐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重新演绎,更好的促进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发展与继承,展现出了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结合的独特魅力,以音乐为载体传颂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流行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