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约大讲坛】苏轼亲笔《赤壁赋》书迹的文本价值

来源:双馨网发布时间:2018-12-03浏览次数:3539

 

 

 

讲座信息 

主讲人:倪志云

讲座主题:苏轼亲笔《赤壁赋》书迹的文本价值——关于苏轼《赤壁赋》手迹与流传刊本两个异文的辨析

主持人:李安源

时间:2018年12月4日(星期二)18:30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主讲人简介

倪志云,安徽滁州人,1960年生于南京,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本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6至2002年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讲古代文学史课程。其间1991至199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古代文学。2002年应聘调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任教,曾任美术学系副主任,学校图书馆馆长。现为美术学系教授,重庆国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美术考古与美术史研究文集》、《中国画论名篇通释》、《古典的思辨——中国画学丛论》等,发表论文若干篇。2014年获全国美展第二届美术理论奖。

 

内容简介

苏轼《赤壁赋》有亲笔墨迹传世,苏书手迹与后世刊本存在异文,其中苏书“渺浮海之一粟”之“浮”,流行刊本作“沧”;“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之“食”,流行刊本作“适”。这两处异文都有是非优劣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错误的文本一直很流行,使读者误读,书家误书,使得对于《赤壁赋》这篇美文的欣赏不免美中不足。演讲人就这两处异文加以深入讨论,认为苏轼亲笔所写文字不容改易,苏书墨迹的文献版本价值应予以充分的尊重。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