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何成洲教授应邀在南京艺术学院电影馆做了一场关于《当代欧洲的实验剧场》的主题讲座。本次主题讲座由影视学院院长陈捷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何成洲教授现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欧美戏剧、跨文化剧场、性别研究、比较文学和文艺批评理论研究。任国际易卜生委员会主席,2014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8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艺术发展的历史就是艺术家成长的历史,舞台艺术的历史就是导演和演员呈现作品的历史。剧场作为舞台艺术呈现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由永久性的建筑体构成的表演场所,更是舞台艺术的重要参与者。何成洲教授从实验剧场的概念入手,深入浅出的将其具体到导演和剧场的案例中,对当代欧洲实验剧场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讲解。何教授首先引入了德国着名剧场学家汉斯·蒂斯·雷曼于1999年创作的划时代力作《后戏剧剧场》,阐述了该书中所探讨的新的戏剧史分期以及70年代以来欧美剧场艺术中的彻底的变革趋势。同时,他阐述了20世纪剧场大师耶日·格罗托夫斯基的舞台主张,认为大量运用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演出形态实际上扼杀了剧场最重要的元素:人与人的直接面对,他取消了舞台和观众座席的界限,使观众置身于整个演出活动中,认为表演是与观众的邂逅。何教授还介绍到英国着名戏剧和电影导演彼得·布鲁克的剧场创作实践:强调舞台剧场应该回归戏剧的质朴本源;拥抱开放辩证的戏剧观念;提出“重复、表演、参与”的论断,对应“导演、演员、观众”三元素。随后,何教授对美国先锋戏剧大师理查·谢克纳的“人类表演学”做了简单的讲述,介绍了此学科对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等学科的渗透。在对欧洲戏剧大师尤金尼奥·巴尔巴的“跨文化戏剧”介绍中,举例解读了张艺谋导演的跨文化戏剧《图兰朵》和印度内部电影和戏剧的跨文化研究,对实验剧场与其文化多维性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认为艺术是与历史的邂逅、与世界的邂逅。最后,何教授对当代欧洲实验剧场的概况做出了总结:重视表演、重视戏影的互动、重视身体、重视跨文化以及重视科技。
何成洲教授为影视学院的师生奉献了一场学术气息浓厚的艺术讲座,在场师生踊跃交流提问,何教授也都作出了认真细致的回答。最后,陈捷院长对本场讲座做出总结,她鼓励现场学子要在戏剧观念上打破束缚,第一,最重要的是要有实验精神,剧场可以是空的空间,要发挥创意寻找自己的剧场;第二,戏剧创作除了在形式上的追求,更应该给观众灵魂和精神上的冲击,引发观众哲学的思考,观念的思考。(影视学院2018级研究生 付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