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设计学院于2018年5月30日下午特别邀请了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同昌来学院开展“《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专题讲座活动。本次讲座由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卫军主持。设计学院全体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主要围绕《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展开。从《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当代价值三个角度入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强大真理力量和伟大时代价值;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鲜明态度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述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第一部分写作背景中,王教授从经济条件、阶级条件、思想条件以及组织条件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这些都成功地为《共产党宣言》写作背景做出了详尽的解析与支撑。
讲座第二部分,王教授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的文本结构分为两个内容,一个是七篇序言,另一个是正文,其中包括了阶级、政党、思潮和策略。《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当今的阶级斗争已经达到这样的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即阶级斗争理论、“两个必然”理论、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自由人联合体理论。这些思想原理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阶级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解放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是共产主义”,王教授也为大家简单概述为三个观点:共产主义是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第三部分关于当代价值,王教授认为,一是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世界历史”视野。《共产党宣言》研究现代社会发展,既用资本逻辑来说明世界历史,又用世界历史来说明资本的生存、发展及其趋势。对于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有着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有“世界历史”的眼光,自觉参与这一历史潮流,按照现代化的规律来推进,有所作为。二是考察资本主义的科学历史观与方法论。《共产党宣言》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分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以至灭亡的历史规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具有许多新特点,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实质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两个必然”的预言并没有过时。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以人为本,推进改革开放成果共享。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同时,在工人阶级“争得民主”的前提下,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王教授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解读,让师生们对《共产党宣言》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学习和研究。同时王教授也倡议每位师生都要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