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博物馆学国际论坛”在南艺圆满召开

来源:双馨网发布时间:2018-05-30浏览次数:2023

凉风习习的初夏是南京最舒适的季节,刚刚举办过520嘉年华的南京艺术学院,又迎来了一场国际文化交流盛会,可谓是鸿儒齐聚,众星云集。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南京艺术学院还成立了国内首个“国际艺术博物馆学院”。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以下简称“名城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项国际文化交流双年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南京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本届名城会在南艺设立分会场,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着名博物馆馆长、着名学者共计60余位,参加为期三天的“新时代的博物馆学”的国际论坛。

5月27日上午,“新时代的博物馆学”国际论坛在南艺顺利召开。开幕式上,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先生致欢迎词,他介绍了南艺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指出本次论坛对突破狭隘的学科畛域和拓宽艺术研究的广度深度的作用,并表达了对建设一流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科的憧憬与信心。在刘伟冬先生的致辞过后,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馆长、德国德累斯顿绿穹珍宝馆馆长、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都做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

  我校刘伟冬院长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Benedek Varga馆长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Sophie Makariou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François Mairesse 

合影留念  

论坛从博物馆学的历史、博物馆及其公众、博物馆的教学和博物馆的职业应用等六个方面展开发言,辅仁大学徐纯教授、德国莱比锡大学Markus Walz教授、法国瓦朗希埃那大学Daniel Schmitt教授等来自世界各地的21位着名学者依次发表了主旨演讲。在主题为“博物馆学的历史”的发言阶段,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洛厄尔分校的教授Sheila Hoffman介绍了美国博物馆学的发展简史,这为理解当今美国大量的博物馆研究项目提供了关键线索。紧接着来自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的Pedro Lorente教授和来自德国莱比锡大学的Markus Walz教授分别介绍了西语系国家和德国博物馆学的发展,这为论坛的成功交流提供了一个互相了解的氛围。在此主题阶段,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及博物馆系严建强教授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宋向光教授分别从《博物馆的认知》和《博物馆馆舍:博物馆观念演进的形象化》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研究方向的深刻理解。在主题为“博物馆及其公众”的发言阶段,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John Falk教授、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的Mikel Asensio教授、法国瓦朗希埃那大学的Daniel Schmitt教授和来自国内吉林大学博物馆学系的宋向光教授、复旦大学的陆建松教授都围绕此主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论坛的主题三是“博物馆学的教学”,这一阶段的发言关注博物馆学科的建设以及博物馆教学随社会发展而不得不做出新规划的变动。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的Yves Bergeron教授、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的Bruno Brulon教授、辅仁大学历史系的徐纯教授、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的陈国宁馆长和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系的教师黄洋先生都从自身的实践与研究出发,为论坛提供了卓有见地的演讲,令与会的学者和在场的师生饶有所思。论坛的主题四是“博物馆学的职业应用”,从更深的上层面考虑了博物馆学的应用与发展。德国博物馆协会总干事David Vuillaume先生、国际博物馆协会项目与合作部长France Desmarais先生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副教授郑奕女士分别作了《博物馆网络与功能建设》、《处于边缘的博物馆:博物馆如何保护文化免受冲突和走私的双重危害》和《相关性 共鸣性 同理心——博物馆企及观众的关键所在》的演讲。在此主题阶段,南艺人文学院的李安源副院长作了题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的基本设想》的精彩演讲。演讲中,他说到“南艺是一所综合性艺术大学,艺术教育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南艺有自身的文化特质,南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需要有区别于一般博物馆的更高标准,在南艺创办艺术博物馆,也是秉承了自建校以来就一直贯彻至今的南艺精神,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蔡元培先生就曾将南艺的前身上海美专誉为“新兴艺术的策源地”。李安源副院长的演讲令在座的专家学者对南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此设想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赞赏。

在此次国际论坛期间,主题五“南京艺术学院国际博物馆学院筹备会议”可谓是一大亮点,对南京艺术学院有着深远不凡的意义。博物馆学的观念起源于16世纪欧洲的私人珍物收藏和陈列活动,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集收藏、陈列和研究为一体,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知识的博物馆是17世纪英国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馆,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公共博物馆的诞生。

会议现场  

在世界博物馆之林中,大学博物馆是其中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世界已有3000多家各种类型、主题的大学博物馆,其中又以艺术类博物馆最为引人关注。一所高质量的大学艺术博物馆,不仅可以为所在学校的学生学习艺术提供极大的方便,也成为所在地区公众欣赏艺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更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国内虽有20余所高校开设了与博物馆学相关的专业,多数以“文物与博物馆学”之名设置专业,然这些专业的教学研究多偏向考古方向。

南艺作为国内首个开办艺术博物馆学院的学府,虽然存在自身优势,但在国内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借鉴国外艺术博物馆学院的建设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探索前进,“摸着石头过河”,而名城会“新时代的博物馆学”国际论坛可以便称得上是帮助南艺“过河”的“石头”。相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博物馆,欧美的大学博物馆在博物馆的类型、经费、藏品的数量和质量、运作效率等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国外着名学府的加盟,使得南艺在艺术博物馆学院的建立之初,有了牢靠的“经验之源”。

在此论坛期间,我校闳约大讲坛还举办了两场高规格的学术讲座,一场以“博物馆学院必备的条件”为主题,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François Mairesse和辅仁大学徐纯教授主讲;另一场则是从“艺术与世界”展开讨论,邀请了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馆长Eike Schmidt博士、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Erol Ok先生、里尔美术宫前馆长Alain Tapié先生、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Jay Xu博士和西澳大利亚艺术馆馆长Stefano Carboni博士作为主讲嘉宾,深入探讨艺术与世界的关系。两场讲座的主讲人以深刻睿智的表达和高屋建瓴的观点令聆听讲座的专业学者和在场师生频频倾首掌声不绝。 

  刘伟冬院长接受媒体采访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新时代的博物馆学”国际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与会的嘉宾学者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盛赞南艺美丽的校园和勇为先锋的精进状态。正如刘伟冬先生在本次论坛的开幕致辞中所言:南艺将会建设出“为艺术教学和研究服务的一流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科”,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最新动态